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

專題研討(一) 作業三 / 小論文寫作 以審美思維三向度探討建築設計-以北投法鼓山農禪寺例 -

以審美思維三向度探討建築設計

─ 以法鼓山農禪寺-水月道場為例 ─


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

  審美,為欣賞一件事物時所感受到的感動。從古至今無論是東西方,都有人不斷探索著何謂為「美」?在西方,從畢達哥拉斯闡述美存在於物體的唯物主義,到亞里斯多德融合唯物主義與維心主義的現實主義;在東方,從周朝禮樂制度開始延續下來的生活態度,於各個不同領域的鑽研,比如:品茶、品酒、品香、品詩、品食、品樂.......等等。那麼審美有一定的標準嗎?或是說有一定的程序嗎?
  在過去,西方古典美學所提倡的三要素為「優美、悲劇、崇高」。以戲劇舉例,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就是最好的例子,藉由故事的悲慘、痛苦、不情願來襯托出人生的體悟,從中體會悲壯之美。但到了經過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現在,綜合不同文明與時期的審美思維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向度。
  本研究欲以審美的三向度探討法鼓山農禪寺,運用美學的思考分析分析該建築的設計美學與設計手法,以達到審美最主要的目的─了解該物怎麼感動人。


第二章 文獻探討

2-1 美
  美是一種哲學概念,一般指「某一事物引起人們愉悅情感的一種屬性」。而專門用來研究美的學科是美學,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。
  美的哲學定義: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,是具體環境、現象、事情、行為、物體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的特殊性能、正面意義和正價值,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物,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後,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於丑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。
  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,美不能夠離開具體事物單獨存在。《道德經》說: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」西方亞里斯多德也是如此闡述。
  以上為「美」於字面上的意思,但真正的美不應該是個學問,而是我們對於生活周遭的感受與感動。美更是一個過程,一個讓自己過濾掉一切外在雜事,透過感受生活找回自我、了解自我的過程(蔣勳,2007,孤獨六講)。

2-2 審美思維三向度
  審美思維三向度分別為:
(1) 形式向度:
  主要探討形而下的美學、器物美學。為賦予物品美感的操作手法,比如比例原則或者規律圖案所帶來的和諧感。

(2) 意義向度:
  探討敘事美學、神話美學。為物品欲傳達的情境與意象。

(3) 本質向度:
  探討形而上的美學、藝術哲學。主要針對美的概念、美的範疇、美的主客體,經由審美的經驗在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間的論證。


第三章 研究內容
  本研究內容以農禪寺為例,因此分析之前會先帶來有關於農禪寺的的建築團隊、設計過程,並以審美思維三向度來為其進行分析,探討故宮南院設計案例。

3-1 姚仁喜〡大元建築工場
  姚仁喜為台灣的建築師,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,並於1985年創立建築事務所「大元建築工場」。其建築團隊代表作有坐落於宜蘭的蘭陽博物館、新竹高鐵站、高雄中鋼總部大樓、台北台灣戲曲中心,其建築團隊擅長大型公共空間、博物館、辦公大樓......等等。
姚仁喜


3-2 法鼓山農禪寺
  農禪寺坐落於台北市北投區。但原本的農禪寺位於新北市金山區、2005年落成開山的法鼓山,是台灣佛教禪宗重鎮之一,創建者是2009年圓寂的聖嚴法師。它也是漢傳佛教著名的佛法教育團體,在台灣北、中、南、東各區都設有分院、精舍,在美國紐約也有兩處弘法地點。
  但若說起法鼓山的起源地,則必須回到位在北投大業路巷道裡的農禪寺,創辦人是原籍江蘇泰縣,1949年來台後,即在北投設立佛教文物館、辦雜誌宣揚佛法的東初老人。1965年,東初老人在關渡平原購置一塊土地,準備成立中華佛教文化館分館。1975年,兩層樓的開山農舍落成,東初老人取法百丈禪師「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」的農禪精神,將其命名為農禪寺。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,聖嚴法師自美返台接任住持,到2009年之前,這裡一直都是聖嚴法師弘法的主要道場。之後,隨著學佛信眾的人數越來越多,兩層樓的農舍很快不敷使用,鐵皮屋因而陸續搭蓋、擴建,農禪寺當時儼然成了一座鐵皮叢林寺院。興建正式大殿的想法,一直放在聖嚴法師心中。
  然而,台北市政府1986年公告成立「關渡平原自然保留區」,位在區內的農禪寺幾度面臨必須拆遷的困境,遑論興建新的大殿建築。幸而在信眾奔走爭取之下,2004年台北市政府通過將農禪寺登錄為歷史建築,兩層樓農舍,以及在聖嚴法師構想之下,在農禪寺入口興建的「入慈悲門」牌樓,均受到保存,其他鐵皮屋則允許改建。因為這個轉機,大殿的興建計畫才重現曙光。聖嚴法師晚年,把農禪寺大殿的新建工程,交由與佛法結緣甚早,曾經翻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所著《近乎佛教徒》一書的建築師姚仁喜設計。

坐落於關渡平原的 農禪寺




3-3 農禪寺建築特色分析
  姚仁喜在設計前與聖嚴法師討論對於建築有何看法時,聖嚴法師僅回答: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。」也就是所謂的鏡花水月,為佛法中所闡述的思想之一,姚仁喜又是如何來呈現該思想呢?

(1) 建築物主體─ 水中月、空中花
  台灣多數的廟宇建築,充其量只是舉辦法會的場所,因而在建築美學上,忽略了對周遭景觀的考量,也少了對精神靈性的體察。聖嚴法師生前表示,農禪寺不要再蓋這樣的大殿,而是要蓋一座「景觀道場」。在向聖嚴法師請教理想中的大殿樣式時,法師悠悠地描述禪定之中見過的大殿面貌: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」,並將其命名為「水月道場」。
  大殿前方有水池,池水之上有大殿的倒影,殿外有幾根巨大的柱子,柱子與柱子之間有金色的布幔,風吹過時,布幔飄動,倒影晃動,虛、實交錯難分。姚仁喜興建後於採訪中又說聖嚴法師禪定中所見影像的內涵:「建築是實體的東西,但師父在說的,是一個幻像。照理說,所有的東西都是幻像,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。」
  農禪寺前的水池,白天或夜晚都看的到建築物的倒影,水隨著風吹波樣呈現不規則、建築物的倒影也隨而不規則。坐在此畫面前,雖然簡單,但虛實交錯的畫面不禁引人細細停留並思考。

農禪寺導覽圖

農禪寺水中月、空中花的意境寫照



(2) 連廊─ 無的體現
  連廊為進入農禪寺大殿前的通道,利用清水模做為主要材質,清水模的無彩色─淺灰色配合光線的變化,讓人們走於連廊時便可轉換心境、慢慢入靜。

連廊


(3) 心經牆與金剛經牆─ 佛之以光、佛法無所不在
  大殿內部西面的牆上,加上《心經》的鏤空刻字,讓隨時都在變化的光線射入後,在大殿其他三面的玻璃門窗及牆上,投映出經文虛幻的一面,也讓硬梆梆的建築,呈現無常的空相。
  大殿後方連接一棟L型建築物,裡頭是禪堂與法堂。這棟建築物外牆上,鏤空刻有五千多字《金剛經》經文,與大殿內的《心經》相映,宣說直指人心的禪宗佛理。

《心經》牆面

佛之以光─利用光線訴說經文

《金剛經》牆

3-4 以審美思維三向度分析農禪寺
(1) 形式向度
  農禪寺利用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」為主題來呈現其美學形式。利用水面的柔和、光線的變化、建築物簡潔的實體,這三個要件交織成一個闡述著佛法思想的建築物,而不再只是一個過度裝飾的傳統廟宇建築。
(2) 意義向度
  農禪寺以水面倒影、經文牆來傳達佛學思想─人生不應過度追求,時而停下來感受生活周遭、給予心靈適度的休息。此一想法正與美學思想互相契合、息息相關。農禪寺無論時室內空間或者室外空間,皆是讓人們一個坐下來、靜下心來的好場所。
(3) 本質向度
  蔣勳《孤獨六講》提到人在孤獨的時候,更能聆聽到周遭一切、體會到生活周遭的美。而所謂的美正是感受生活的學問,當我們生活過度追求功名利祿時,往往忘了一直身在身旁的事物。佛法所闡述的思想也是如此,一切事物不過如「水中月、空中花」,體會現在周遭所有才是真正的美。


第四章 結論
  本次研究選擇以農禪寺作為審美思維三向度分析的案例,最主要的目的為探究宗教思想所追求的與美學所追求的是否一樣?就分析而言,兩者所追求的思想其實很接近,都脫離不了人的感受與體會。無論哪一個文化的建築物、哪一個時代的建築物,其存在的意義永遠都是建築師們的體悟與思想。就如蔣勳所說的,當我們停下來品味其建築時,我們所感受到的正是建築師所傳達的建築設計美學。



參考資料:
(1) 楊裕富,2015,《設計美學》,台北: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(2) 楊裕富,2004,《創意將作:建築與室內設計》,新北:田園城市。
(3) 楊裕富,2011,《敘事設計美學 四大文明風華再現》,台北: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(4) 蔣 勳,2009,《孤獨六講》,台北:聯合文學股份有限公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